了解较新的古书资讯。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f ancient books.
We will always be the best,
出版新政 总署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详解“一号文件”
改革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的
“现在的新闻出版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被行业称为总署2010年“一号文件”、总署新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主要起草人,总署
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改革办主任范卫平说。
就微观的新闻出版企业个体而言,他们所感受的是企业运行机制的变革,以独立市场主体身份搏击市场风浪,在市场中获得做大做强的可能;对于宏观层面的整体 新闻出版行业,则面对的是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全力推进。通过微观企业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宏观发展环境的优化,新闻出版业将释放出****的产业活力与产业 潜力。借助产业化运作,新闻出版业、以及整个文化行业,将极大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争夺文化话语权,这也正是中央的要求和全行业所期盼 的。
去年三月一纸“推进体制改革”意见,今年一月“推进产业发展”意见,总署密集颁发具有指针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矛头直指束缚新 闻出版产业发展的诸多有形无形的壁垒——所有制壁垒、部门壁垒、行业壁垒、地域壁垒、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低等。媒体评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走在文化体制改 革前列,为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新路。
政策导向,对新闻出版产业的影响必然呈递延放大式行进;变革,必然造就格局与利益的调整。正是基于此, 本报专访范卫平司长,以期主管部门就两份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初衷、指导思想、相应政策进行进一步的解读,以便新闻出版企业可以更好的研判大势,抓住战略机 遇,安稳渡过变革年代,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今日的种种水面微澜,定将在不远的将来日渐宏阔。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扶上马,但不能送全程。我们期待新闻出版产业能自我博弈出市场秩序,涌现出一批企业家,诞生新闻出版业自身的产业模式。
-记者手记:
儒雅,谦和,是记者对范卫平司长的**印象。他的学理素养丝毫不亚于学者,而非人们习惯想像的保守官员。整整两个小时的采访,他始终条理清晰,警语频 出,还不时用鲜活的案例来佐证他的观点。一个一个精密的数字,仿佛长在了他的大脑当中;当记者为一些尖锐的问题感到难以启齿时,他微笑着说,欢迎尖锐问 题。
新闻出版业面临战略机遇期
读书报:“一号文件”指出,目前中国的新闻出版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什么这么说?坊间的议论是,近几年时间,新闻出版业进行一场彻底的以产业化为方向的改革,是否正确?
范卫平:新闻出版业正在进行的改革,不能说是彻底的以产业化为方向的改革。新闻出版业有意识形态属性,有文化属性,还有产业属性,在改革过程中,新闻出 版业要坚持方向,坚持导向,坚持以社会效益为较高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出版业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是相互冲突的,这三者间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讲,新闻出版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实现,必须要依靠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产 业是**必要的。
应该说,现在的新闻出版业发展面临着****的历史机遇,我们在发展指导意见中提了九个方面的机遇,如党的十七大关于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高新技术的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等,在此不赘述。新闻出版业的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也走过了30年的历 程,但是真正实质性的改革,应该是从2003年,中央决定实行文化体制改革、而且在全国进行试点开始。其中,新闻出版业有22家试点单位,占了大头。新闻 出版业改革这些年,抓住了转企改制这个关键环节,推动了一大批出版、印刷、发行单位转制为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闻 出版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正在按照中央确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在稳步推进。
出版社、国有印刷厂、国有新华 书店从改革获得了效益,得到了发展,改革已经成为业内同志自觉的行为,得到了业外的认可,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中央领导认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始终走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面,不仅为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创造了经验,同时为其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了路子。
得益于改革,新闻出版业这些年来的发展突 飞猛进。很多报道、包括斌杰署长在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逆势而上,产值突破万亿 元,相当于整个文化产业的3/4。这个万亿,包括传统的新闻出版产业书报刊,包括数字出版产业,还有印刷业,去年总产值达到了5700多亿元。同时,行业 中的非国有经济,这些年的发展也是非常快。
读书报:那么,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出版业意味着什么?
范卫平:中央提出, 现在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新闻出版业也同样是处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机遇,意味着新闻出版产业实现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外 部条件已经具备。就看你会不会利用这个条件,抓住这个机会。现在,中国在世界上是出版大国,我们的出版物的品种在世界上**是**的,印刷产值是世界第 三,但是,我们现在仅仅是出版大国,还不是出版强国,新闻出版业的产业集中度不够,核心竞争力还不强。所以,这一次,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提出,经过十年的努 力,我国要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改革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的
读书报:去年三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今年一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两个指导意见之间的关系如何?如此密集地颁发具有高度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其原因和背景又是什么?
范卫平:两个指导意见是姐妹篇,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目标一致。这个目标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的,但是,发展较关键的动力就是改革。发展有两个动力,一个是改革,一个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文化产业来说,科 学技术的进步意味着产业业态的升级和转型换代,进而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比如说,《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发展的五大产业 中,就谈到要发展非纸介质的,以数字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战略型新兴新闻出版产业。同时,传统新闻出版业也要通过运用高新技术、运用数字化的技术改造原有工 作流程,否则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
尽管文化产业、包括新闻出版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闻出版 产业逆势而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出版产业体量还是很小,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偏 小,这更鞭策我们,要加快自身的发展。
读书报:如何判断和评价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现状?颁发“一号文件”以及《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背景和迫切的原因为?
范卫平:现状应该是两句话,一句话是,这些年得益于改革,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出版大国,这一点毋庸质疑;**句话,中国还不是 出版强国,发展中的问题还很多,盲点还很多,出台一个发展的指导意见,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快行业的发展,让中国从出版大国真正迈向出版强国行列。
同时,两个指导意见的出台,是在过去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过去若干年改革和发展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在实际,做出来的两个指导性的意见。这两个意见不仅具有指导性,还具有操作性。
出版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读书报:“一号文件”中着重提出,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战略转型,是否意味着目前出版行业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范卫平:应该说,目前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中有不合理的成分。比如,从产业布局来说,我们现在有12万家发行企业,16万个发行网点,可 是,这么大量的发行网点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却还是不相适应。比如,图书出版的结构中,教材、教辅的比重过大,而一般图书、传世图书、精品图书还 非常缺乏。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材教辅的销售比重甚至达到了80%、90%,但在改革做得比较好的地区,教材教辅的比重就相对较小, 比如,上海、浙江、江苏就倒过来了,教材的比重是小的,一般图书的份额超过50%,甚至60%、70%,这就是变化。
所有的问题都要通过改革这条路子来解决,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改革,就不能进取。对于问题,我们要这么看,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改革,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读书报:目前的各地方出版集团其实也在进行产业调整,涉足地产、金融等产业,部分出版集团出版发行主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比例在下降,对此,行业内部也有争议。如何看待和评价各地出版集团的此类产业调整?
范卫平:有这种情况,但还要进一步分析。**,新闻出版行业发展产业是两句话——做大主体,做强主业,主体、主业不能丢,这是总署下发的推进出版产业发 展文件的较根本的指导思想。**,在做强主业做大主体的同时,也支持和鼓励出版发行集团开拓相关产业,或者相近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不能说只让出版集团 做书,卖书,别的就不能做,可以做,但是,主体、主业不能削弱,只能加强。所以,这一次新闻出版工作会上,总署也强调了这一观点,老总们心里也有数。
现在,有好几个出版集团,比如像凤凰,江西,做了房地产,做了投资,但是,与集团整体规模相比,还是小头,并不是大头。上海新华传媒是上市公司,增发之 后,就把广告公司做进去了,把解放日报的经营资产做进去了,稀释了原来的主业,但是,上海的发行业务并没有走下坡路,而是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带来的优势来进 一步发展它的发行业。
打破“封锁”,祛除“同质化”
读书报:其中,“一号文件”中提到坚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封闭 格局,业界人士一致叫好。现在,大多数出版集团为省域集团,而省域新华发行集团往往在其辖下。有地方出版集团规定,销售本版图书必须在一定比例之上,一些 大学出版社反映,他们在地方受到的打压已经公开化了。那么,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您具体的考虑是?
范卫平:这个问题很尖 锐,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央有要求,下一步发展新闻出版市场,就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出版大市场,总署与中央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文件中也体现了这样的精神。**,现实的现状与目标是有差距、有距离的。出版市场没有完全统一,但是,市场是开放的;出版市场有竞争,但有时会出现无序 竞争的现象。第三,由于计划经济形成了目前新闻出版产业的格局,比如,每个省都有出版集团,都有发行集团,都有人民社、教育社、科技社、少儿社等等,形成 了同质化的现象,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总署提倡的“五跨”——跨媒体、跨地区,甚至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就是要打破目前这种格局。
对采取地方保护、地区封锁、画地为牢的做法,我们是反对的。而且,文件里说得很清楚,各地的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不得阻碍跨地区经营。对于集团内部,要 求所属的发行集团发本版书百分之多少多少,这种做法,我们是不提倡的。现在,发行集团1/3是独立的,独立还好些,不独立,就存在这些问题。下一步,总署 可能要打破这种格局,一定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出版物大市场的要求去办。
读书报:“一号文件”中,总署**明确界定 了新闻出版产业涵盖的领域,即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传统出版产业,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出版,印刷复制,新闻出版流通、物流产业,同时,总署提出,要 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产业向多种介质出版产业共存的现代出版产业转变。我们知道,数字出版是方向,动漫、游戏出版利润丰厚。但是,这两个产业都有 成熟的IT、影视公司在运营,很多传统出版集团体量小、无人才,欲进无门。对传统出版企业进军数字出版和动漫、游戏出版等多介质出版领域,您有何具体的指 导意见?
范卫平:这个问题非常好。动漫和游戏出版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比较快,但主要是非国有的公司在运营。比如说游戏,利润确实很丰 厚。国有新闻出版企业也看到了这块市场的潜力,但是,国有在很多方面,比如体制、机制、手段方面,包括人才方面,甚至信息方面,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还有一 定差距,在这方面,国有企业要向非国有公司学习。我们鼓励国有新闻出版企业进入新兴出版领域,在资源方面予以倾斜,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繁荣的局面。
扶植“航母”,不忘“小舢板”
读书报:继去年的《指导意见》后,“一号文件”再一次提出,在三到五年内,重点培育六、七家 资产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新闻出版企业,国家和总署对出版企业加快做大的殷殷期望之情可见一斑。那么,在加快培育大型跨地区 骨干出版传媒企业方面,总署将予以怎样的政策和出版资源的倾斜?
范卫平:这是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转企是万里长征**步,转为企业之后, 关键是要发展,要打造大船,打造出版的航空母舰,组建若干个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这是中央领导的要求,也是行业的呼声。在这个 问题上,总署将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在各个方面予以支持来推动。你可以看到,去年开始,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148家出版社进行体制改革,今年内都要完成 转制,完成以后,不能再散兵游勇,而是要打造几个大船,比如中国教育出版集团、医药卫生出版集团等,包括做大做强科学出版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 团较近有一系列的动作,兼并全国人大出版社,重组黄河出版集团,这都是好事情。兼并重组是企业下一步做大做强的趋势。对于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总署两个指导 意见都提出在出版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
读书报:在实际的兼并重组过程中,尚有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坚冰,根据您的了解,对此,总署有怎样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范卫平:推动现行的新闻出版企业兼并重组有两只手,一是政府推动,二是市场运作。在国外,可能市场运作的力量大于政府推动,但是,在中国的现有体制下,政府不推动是不行的。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当然,政府不能下命令对企业进行行政撮合,而是通过政策引导来推动。
读书报:现在,行业也有一些议论,认为总署对大企业关注很多,给以很多荣誉和资源倾斜,重视出版企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益,但是,对一些虽然规模小、但专心做好书,承担出版文化传承功能的出版企业关注不够。对此议论,您的看法是?
范卫平:这种看法带有偏见,有片面性。总署打造大船,给大型出版传媒企业以资源的倾斜,这是对的,因为要提高新闻出版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传播 力。但是,与此同时,总署也非常重视那些专、精、特、新的小型或中型出版单位的发展,在文件中也说得很清楚,要予以扶持,包括非公有资本设立的文化机构, 我们同样扶持和有序引导。比如,小出版社出大的传承文化的好书或者工程书,肯定支持。
有序引导非公有出版工作室的发展
读书报:去年的《指导意见》和今年的“一号文件”都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出版领域,这些政策许可的出版领域包括?
范卫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文件精神,我们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 入政策许可的领域。包括:鼓励和支持非公有文化机构从事印刷、发行等新闻出版产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资本投资组建的非公有文化机构以内 容提供、项目合作、作为国有出版企业一个部门等方式,有序参与科技、财经、教辅、音乐艺术、少儿读物等专业图书出版活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文化机构开拓境 外新闻出版市场。
读书报:有民营出版商提出,《意见》与“一号文件”是对现有国有出版社和民营的合作的认定,但没有更为具体的细则。那么,对于国有民营的具体合作路径和模式,您有什么具体的意见?
范卫平:对于非公有出版工作室,两个指导意见均明确了这么几点:**,肯定非公有出版工作室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生产力;**,鼓励和支持它们以多种形式进 入政策许可的领域;第三,将它们作为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行业规划和管理,引导和规范其经营行为;第四,将积极探索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参与出版 的通道问题;第五,鼓励国有出版企业在确保导向正确和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与非公有出版工作室进行资本、项目等多种方式的合作;第六,鼓励和支持非 公有文化机构积极开拓海外新闻出版市场。总体上要努力为非公有出版工作室的发展、参与新闻出版活动创造条件,为他们营造平等竞争的机会。
总署下一步政策走向
读书报:由此还有一个行业关注的问题。比如,一些市场上畅销的图书往往只是物质时代的消费品,而难有传世的文化价值;比如,即使是在零售图书市场做得很 好的浙江新华,一个面积一万平米的书城,一年的销售额也就是六七千万,但同样面积的百货商店,元旦两天促销销售额就是1.6个亿。难怪越来越多的书城用越 来越多的面积卖其他东西而不是图书,2009年,图书上架时间短、上架率低和退货率的增加,与各地新华书店图书营业面积的收缩不无关系。当产业发展逻辑与 文化发展逻辑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解决?
范卫平:我是这样理解的,**,出版单位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贴近”要求来出书,要多出满足 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图书,而需求的满足,是多层次的。阳春白雪、传世之作是需要出的,但是,普及类的、人民群众需要的,也是必要的。包括我 们现在正在建设的农家书屋正是为了满足农民的阅读需要。
另外,卖场在萎缩,销售在下降,我认为,有这个情况,但不是普遍情况。比如,在北 京三大书城排很长的队交钱已经是一种常态,说明北京的新闻出版产品需求量是很大的。现在有些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书卖不动, 只好卖百货、卖电子产品。这就意味着出版社和书店的责任很大,要多出好书,要提高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这样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读书报:“一号文件”指出,将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文化单位转制和文化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支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 的相关配套政策,出版人普遍关心的是,2010年和接下来的出版改革调整的关键期,根据您的了解,总署将出台怎样的具体优惠政策?
范卫 平:政策是改革和发展的支撑,对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具有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去年,我们投入大量精力,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中央各部门 各单位出版社的改革,我们就出台了六个政策。可以说,现在,国家给以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政策是****的优惠。指导意见说得很清楚,下 一步,新闻出版总署支持改革和扶持发展的政策保障主要有:加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规划工作,加强对产业重大项目的指导,建立新闻出版产业项目库。会同有关部 门制定和落实支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用好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 金、国家出版基金、民文出版专项资金、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走出去”专项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科学配置新闻出版资源,对跨 地区发展的新闻出版企业,对优势新闻出版产业,对改革力度大、发展速度快的地区,在出版资源上给予优先配置和政策倾斜,依据新闻出版产业发展需要,综合配 置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及手机出版等出版资源,彻底解决因出版权分割所带来的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